特別企劃9:創生

創生時代進行式,
誰是那個「讓地方發光的人」?

如果不夠了解自己,就容易沒有自信,你夠認識腳下這塊土地嗎?
《微笑台灣》長期關注深度旅遊與生活議題,精選近20年間在各鄉鎮不畏困難、努力讓家鄉變得更好的「地方角頭」。
一起看他們在創生這條路,如何實踐「一起好可以走更遠」?所做的行動改變了什麼?也為自己與台灣找到自信的答案。

一趟帶著外國人的環台潛旅,讓台灣潛水創辦人陳琦恩從不同觀點審視台灣的潛水產業,「台灣位於洋流交界,海底景觀得天獨厚。」

雲林西螺,以醬油聞名的小鎮,御鼎興第三代兄弟謝宜澂、謝宜哲想著:「不能只有我好」,用醬油連結地方小農與職人,以食物傳遞西螺的美好

投入社區林業多年,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提起生態旅遊,眼中依然熱情滿溢。「與森林共生,山村才能過得好。」

過去9年,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每個月不間斷在南投竹山辦活動,連結各地創業團隊,向亞洲國家輸出屬於台灣的地方創生學,「我的孩子會怎麼看身為父親的我?地方的『大人』又是否全力以赴建造一個有自信的社會?」

行政院將2019年被定為地方創生元年,核心價值在於創造經濟活力與人的良性循環。返鄉創業與地方創生是同一件事嗎?創生要如何不變創傷?

策劃、編輯團隊:
李佩書、張惠萱、林君翰、李岱縈
趨勢1

【生態旅遊】

恆春半島示範,讓環境「越玩越永續」

什麼樣的方式,可以越玩越永續?國際生態旅遊學會(TIES)和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將生態旅遊定義為:「顧及環境保育,並維護地方住民的福利,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

2002年,行政院宣布為台灣生態旅遊年,當時一般人對旅遊的概念還停留在大眾觀光,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卻看到一道希望曙光。

她在2004年辭去公務員,轉至屏東科技大學任教,在國內還沒有人真正實踐過為何生態旅遊的年代,即以墾丁社頂部落為基地,建立起專屬台灣本土的生態旅遊模式

屏東阿禮部落。(攝影:蔡昇達)

她帶領團隊走入社區,挨家挨戶拜訪,證明在地居民習以為常的風景,原來對外地人來說超有看頭。

當大自然永存,不必開發就極具經濟價值,打破「人潮等於錢潮」的既定觀念。「每一條遊程的規劃都很嚴謹,不但低密度的使用資源,還要管制遊客承載量,」她強調。

不斷溝通努力下,獵人放下獵槍,轉身成為解說員,居民長年與土地相處產生的文化,是規劃遊程時最吸引人的亮點。

至今累積超過10個社區部落加入生態旅遊行列,但僅靠觀光為收入,風險太大,「不要將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因此陳美惠接著推動林下經濟,逐步建立一系列森林副產品,讓台24線上許多部落包括阿禮、大武、佳暮、德文都受惠,得以走過風災創傷,重返家園。

攝影:陳建豪

屏科大森林系教授陳美惠

「以生態旅遊,閱讀屏東里山里海之美。」

趨勢2

【海洋保育】

深入六大潛場,保護水面下的層次藍

曾在澳洲大堡礁擔任潛水教練,陳琦恩在1980年成立台灣潛水,每年培育約50位專業人士通過PADI教練考試,成為中文地區教練培訓的重要場域。

2019年夏天,帶國際潛者到台灣六大潛場,展開一場環台潛旅,他發現,在外國人眼中,台灣位於洋流交界,潛水資源得天獨厚,「我們必須創造屬於台灣獨特的體驗,透過潛水,讓在地人看到世界,也讓世界有機會來到台灣。」

攝影:陳建豪,水下照片提供:台灣潛水

「潛水應該與其他觀光資源串聯,」以前陳琦恩把自己定位為潛水業,現在期許成為旅遊業的一環,因此打造民宿、結合生態旅遊,並且貫徹無塑生活,不斷思考如何透過商業行為解決社會問題,為的就是保護這片湛藍大海。

2020年成立台灣潛水學院,除了培訓教練的專業性,還要加入多元技能,讓台灣潛水人才符合國際期待,提升服務品質,不輸國外。


(節錄自《微笑台灣》2020秋季號 雙棲環台,擁有兩個世界的遼闊

攝影:陳建豪

台灣潛水執行長陳琦恩

「當個海陸雙棲的旅人,台灣比想像中更立體、更遼闊。」

攝影:陳建豪

趨勢3

【小鎮復興】

從修復老屋做起,人在小鎮卻直通亞洲

南投竹山一房難求的民宿「天空的院子」主人、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2012年為了讓竹山青年能跨域學習,開辦光點小聚,卻是第一次出手就失敗。

聽眾就只有4位阿姨和鄰居阿嬤,以及元泰竹藝社的林家宏。讓他的同事大失所望,心想這個地方怎麼這樣子?
「與其計較為何只有4、5個人,不妨思考這些人為何而來、如何讓更多人來?」

相信家鄉有發光潛力的何培鈞,至今約100場實體聚會從未間斷,甚至育成一群合拍的創業者,例如:竹山八重勝包子饅頭、築山城工坊、小鎮智能工作室與足安心社區支持型農業蔬菜箱等,都是當初光點小聚的成員。

天空的院子。(攝影:陳應欽)

「長年風雨無阻,就會成為文化。」他的實際行動讓好一陣子沒有巴士停靠的台西客運竹山站再度復駛,空間成了展示地方特色的最佳場域。

在一切已然成形的現在,他還要將竹山小鎮的經驗,輸出到亞洲更多國家

注意到鄰近國家為了城鄉差距擴大而焦頭爛額,他認為台灣不妨把社區營造累積20多年的實力向世界放送,可望成為台灣擅長的新產業。

這些年,看著一輪又一輪返鄉的年輕人起起伏伏,他逆向思考,「可以想想如何把自己放到亞洲的輪廓,」如果眼睛只看著地方,不是更容易心生不滿?

攝影:陳建豪

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

「在竹山,努力到有機會為止!」

趨勢4

【設計導入】

從土地長出的美學,讓地方更有魅力

熱愛觀察互動實驗的周育如(Agua),在1994年即成立水越設計,2006年推出「都市酵母」計畫,集合台灣設計師,重視人的需求,希望能活化地方。

她分享,對於想要為地方做事,但尚未有明確方向的創生人來說,如何找到「要做的事」,是重要且關鍵的思考。

近幾年提出各種都市改善計畫,皆與街區居民進行大量溝通,開設工作坊共同提出對於空間的想像,同時還得說服學校或政府機關合作,一起翻轉空間。

市場環境改造行動。(攝影:林科呈)

例如,讓人耳目一新的萬華新富市場&東三水街市場的環境改造行動,Agua連結店家和周圍學校,從教育和環境設計著手,發掘更多隱藏在生活細節中的飲食文化,轉化成一則則充滿人情味的地方故事。

而讓變電箱「消失」在街道上也是一絕,從2015到2017年總共改變了399座變電箱的色彩組成,還整理上面的文字,讓民眾更易了解。到了2018年,已完成全台33萬座。

「設計師要做的是不斷與人溝通,讓人們更悠遊在環境中,」她說。

攝影:林科呈

另一個突破地域限制的計畫是「台東食育提案所」,透過田野調查、圖文與影音素材,以有趣與價值深遠的記錄方式,推動台東「以食為名」的地方品牌,讓大眾認識豐富的風土食材。

讓觀者在心中逐漸養成對飲食環境、消費習慣與文化保存的重視,進而改變行為,提升台灣食育教育。

「發掘社會不被重視但需要被重視的議題,讓大家愛上自己住的地方、進而產生行動,」她持續在這路上推進,「花60%的時間做有意義的事,30%投資未來,其餘時間處理雜務。」

亞洲城鄉創生沙龍活動分享現場。(攝影:林君翰)

水越設計創辦人周育如

「從想看見的未來,反推現在該做什麼事。」

趨勢5

【食農聯手】

在宜蘭小農的餐桌上,找回農村價值

「農村最大的價值就是提供生活空間,和生命的另一種可能。」在宜蘭深溝村推動友善農業20多年的賴青松,是台灣興起「半農半X」,必定要認識的人物。

留日法學碩士為了務農創辦「穀東俱樂部」,從一碗青松米到共同耕作,從此建構農民與消費者直接溝通的創新農業模式,吸引許多也想轉換人生的新農進駐,形成深溝獨特的農村風貌。

「半農興村的模式,一方面腳踏實地的耕種,一方面發揮自身的才能,不完全把飯碗放在老天爺的手掌心,反而更能夠與外界連結,」他觀察。

攝影:王士豪

這樣的影響下,研究城鄉發展的楊文全,2013年也加入創立倆佰甲新農育成,媒合各種機會與可能,舉辦小旅行、背包客棧、農民食堂、書店、電台,發展在地的小型經濟體。2021年,倆佰甲轉型為慢島學堂,為嚮往農村生活的人,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一直很希望產地可以在餐桌上與消費者對話,」賴青松曾鼓吹擅長料理的太太開餐廳,因此有段時間兼營「美虹廚房」,可惜因農事停止。

不過,2020年在村裡開幕的「穗穗念」餐廳,木窗、稻穗、屋頂桁條,以農村元素呈現簡約溫暖的空間,幕後推手就是他。

一家餐廳裡有許多在地食材在此「合體」,以料理作為產地的伸展台。豐富精彩的菜單,是集眾人之力而成。

支持小農、吃在地,換個方法溝通,「不如讓消費者先買到好吃、漂亮的東西,再去了解背後有更棒的價值,」受賴青松夫婦影響,從台北搬到宜蘭的主廚史法蘭說道。

攝影:王士豪

穀東俱樂部創辦人賴青松

「把小確幸做到極致,就是生活農業,沒有產值,但很有價值。」

關於專題更多閱讀

  1. 【數位特輯】鄉鎮368再開箱!線上遊台灣
  2. 【精選】全台24個特色小鎮深度慢遊,完整收錄
  3. 【精選】亞洲城鄉創生經典案例分享,不只借鏡國內

本系列週週更新,
《微笑台灣》已推出主題策展:
出發,那些年我們一起瘋台灣」、
台灣極限定,深入島嶼的N種方式」等精彩專輯。

主題策展結束後,10月2日起,
讓我們進入2011年,繼續看台灣「進步的軌跡」......

看更多微笑台灣季刊報導

嗨,我是旅鹿!

台灣第一座慢城是
哪一個鄉鎮?

旅鹿告訴你

台灣潛水點中,
唯一曾站上
世界前十名的是哪裡?

旅鹿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