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11: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用科技轉型

智慧市民,
才是智慧城市最美的風景

說到智慧城市,你想到什麼?

是科技的「5G」和「人工智慧」?還是開放的「市民參與」和「關注弱勢」?
作為市民,你又想住在一座什麼樣的城市?

企劃・未來城市
   文・鄭錫鍇(台灣公共服務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   
思考1

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什麼?

「智慧城市」四個字第一次出現,是在金融海嘯爆發後的三個月。

2008年11月,科技巨人IBM發布《智慧地球:下一代領導人議程》(A Smarter Planet: The Next Leadership Agenda)報告,率先提出「透過資通訊等技術改善城市服務與管理,以解決都市問題、增進生活福祉」的智慧城市定義,引起風潮。

儘管「智慧城市」的實質內涵有許多解釋空間,評估指標亦多所不同,但以城市策略師布特・高漢(Boyd Cohen)提出的「智慧城市輪」(Smart City Wheel)六大面向最具代表,包括:智慧經濟、智慧環境、智慧交通、智慧治理、智慧居民及智慧生活。

布特・高漢提出
「智慧城市輪」

列出智慧城市發展涵蓋的六個面向

資料來源: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網站

智慧城市涵蓋層面廣泛,加上每個城市的歷史、內外環境不同,除了要跟隨國際評比機構指標,也要發展適合自身的評估指標體系。例如,台北市的架構保留智慧經濟、智慧交通、智慧環境;增加了智慧建築、智慧安防、智慧健康與智慧教育。

智慧城市主要利用資通訊設備(ICTs)構成智慧化基礎環境設施,並藉由網路傳輸公共服務,提升城市運作效能,帶給企業和市民舒適便利的環境;同時提升城市競爭力及生活品質,創造永續城市生態。

換言之,政府應視資通訊設備為城市基礎建設,就像早期的水電、道路。與其說資通訊是政府發展出的、更有智慧的城市治理方法,不如說是科技驅動的必然。

思考2

誰來定義、推動與享受智慧城市?

然而,智慧城市的功能,往往是由需求者來定義,並帶有現代主義偏見。

在新自由主義與全球化推波助瀾下,趨同的智慧城市理念與基礎建設,有助減少企業全球營運的成本;而智慧城市快速被廣泛接納,也多少得益於後全球金融危機時代,政府部門預算緊縮,跨國公司亟欲尋求新技術、開發新市場。

此外,智慧城市的知識源自國際名校,智慧技術應用也多由跨國企業驅動,在「智慧」的包裝下,私人公司承包大量公共服務,如思科就聯合三星、LG等大廠,建設了韓國松島國際都市。

最後,政治人物,尤其是市長,更需要透過智慧城市績效的光環,進行國際行銷與爭取選票,官僚組織也可以消化預算。

隨著全球化的演進,智慧城市概念也被快速接納。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然而,一般市民享受的,是支撐食、衣、住、行、育、樂的生活科技基礎建設,但在上述強勢利害關係人的界定、主導下,關心「燈亮、路平、水溝清」的草根市民可能被結構性排除在外。

由此可知,城市無法靠自身轉型為智慧城市,政府必須建構許多生態系統或協力平台,讓科技廠商、大學、市民團體等不同領域的協力夥伴加入,想出創新方法來解決城市問題。

例如,台北市政府資訊局就建構了「台北智慧城市協作生態系統」,進行概念性驗證(PoC,Proof of concept);政府由上而下出題,扣合政策方向設定PoC情境,徵求產業創新解決方案;另一方面,產業由下而上自提創新實證,透過PoC模式提供場域與機會,推動創新智慧解決方案。

最後,再透過開放多元管道及舉辦市民參與活動,鼓勵公民參與,引入創新思維,協助市政府各局處智慧城市相關計畫政策擬定發展方向。

相較於擅長硬體的智慧城市,學習型社會是與其並駕齊驅、相輔相成的重要軟體。畢竟,跨域、協力、學習,是智慧城市最重要的精神。

台北近年推動自動駕駛巴士,邀請民眾參與試乘、回饋感想。圖片來源:台灣智慧駕駛公司

思考3

科技把城市變聰明了,那人權呢?

由此可知,科技不是智慧城市的唯一核心,背後還要有高尚的理念作為指引。

智慧城市的擁護者樂觀主張,採用更新的科技,是改善都市的最佳方法;但背後的哲學問題,如科技應該如何設計?該促成哪些社會效益?卻鮮少討論。

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提出「智慧城市發展成熟模型」,第一級,是強調開放數據與跨政府部門間合作的「透明化政府」;第二級,是分享式的「參與性政府」;第三級,則會成為友善的「包容性的政府」。

然而,許多城市透過智慧城市計畫,根本改變城市的居住型態、交通模式、物理空間,甚至治理內涵;使市政府的公共性被稀釋,市民也失去主體性,成了智慧城市運作的客體。

真正的智慧城市,是以市民主義為本,因應市民需求而生。規畫之初若不清楚代表性的市民需求,或城市特殊發展需要,可能會一味追求高科技應用。然而,智慧生活科技不應求最高端與最新,而是最貼近需求——「為誰而智慧」的責任動線必須清楚。

洛桑管理學院全球競爭力中心主任布里斯(Arturo Bris)曾表示,「智慧城市不只是採用新科技,而是確保實質改善民眾的生活。」

因此,智慧城市的真正價值,不在佈建網路或開發APP,最重要的是「深入洞悉」市民的需求;智慧城市的建置,更需要加入使用者經驗。

舉例來說,台北市可能是全世界監視器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市民的戶外行為無所遁形。雖然有效提高犯罪破案率與維持治安,但城市變聰明了,人權卻受損了。

這一次,資通訊應用在對抗新冠肺炎立下不少功勞,令人對其「智慧」效果刮目相看;也使「智慧城市」一詞在媒體助長下,彷彿成為不須再經檢證的烏托邦。

回到原點,組織或城市的「智慧」,並不等同科技,而是如何善用科技——除非科技能助長智慧。

智慧城市的數位服務越來越普及,也應省思是否損害人權。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思考4

「智慧公民」要具備什麼條件?

隨著科技演進,「縮短數位落差」的聲響未歇,馬上要面對「AI落差」議題。智慧城市以人為本,始終要與市民需求相連;善用資通訊設備,也是為了達到顧客導向的「3F」效果:

flate,讓行政官僚組織運作更扁平化;
fast,讓行政效率更快;
friendly,讓科技使用更友善。

過去,「大家一起來」只是一句口號;透過物聯網,智慧城市更能實現全民參與、共同打造城市願景的目標。

舉例來說,瑞典斯德哥爾摩推動智慧電網的城市建設,便將民意納入規劃設計優先參考;社區資源回收或廢棄物處理方式,也是由市民投票決定。

一個偉大的城市,不是看它如何錦上添花,而是如何雪中送炭。智慧城市應有具道德感的市民,除了關心自己的權益,也關懷弱勢族群,引導政府彌補社會競爭的福祉差距。

因為,智慧城市就像有智慧的生物體,內部每個次級系統都須健全;一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社會,是永遠不會安寧的。

以上智慧城市的種種,都需要具社會正義感與公民意識的高尚市民來實現。

智慧城市透過資通訊技術改善生活品質、尋求城市解方。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智慧科技驅動改變,
未來城市還有哪些新想像?

  1. 智慧城市是什麼?22縣市案例、六大應用範圍一次看
  2. 智慧城市最強懶人包:一次搞懂全台22個城市的科技革命|智慧城市懶人包
  3. 偉大城市的最美風景:關懷弱勢的高尚市民|八角度解讀智慧城市
  4. 台灣政府數位程度全球第九!開放資料表現佳,跨部會溝通不順暢
  5. 5G、人工智慧超先進又如何?智慧城市少了這項關鍵可能功虧一簣

嗨,我是天天!

2050年,
全球將有多少人口住在城市裡?

天天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