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轉大人」的代價

台灣國民所得終於破一萬美元,經濟開始「轉骨」。

流行音樂天王麥可.傑克森,搭私人飛機來台開演唱會, 4000台幣一張門票,加上農民在第凡內珠寶店大手筆消費, 成為美國媒體報導的「台灣印象」。

在美國301條款實施貿易報復的威脅下,台灣火速通過「著作權法」與「有線電視法」。 美國娛樂影視產業終於打開台灣市場的大門,台灣電腦產業也將付出成本陡增的代價。

然而,台灣科技產業也因此更注重自主研發,從此轉骨「登大人」,實力更上一層。

Story 1

爸爸去哪兒?去大陸工作了

這年4月27日,中華民國海基會代表辜振甫,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協會代表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會談。

「辜汪會談」是海峽兩岸自1949年分治以來,官方授權下的首度正式接觸,象徵兩岸關係的解凍和發展。

兩岸官方接觸才開始解凍,台商早己火熱登陸。既有中小企業絡繹於途,更有大企業爭相競逐。

不再是鞋、傘、皮包等傳統產業,連台灣未來希望所繫的科技產業,都快速感染大陸熱,兩岸關係已由量變走入質變的階段。

左: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
右:海協會會長汪道涵

這波登陸潮,也帶動台灣人到對岸工作的趨勢,並影響了一整代台灣人的家庭生活。

對許多台灣下一代而言,爸爸不再只是不回家吃晚飯,而是長年待在中國大陸工作。

「來這邊,從無到有,是個使命,是個挑戰」、「男人要成功就要殘忍」......,這是當時打頭陣到對岸工作的台幹心聲。

Story 2

「隱形冠軍」的前世今生

台灣告別以規模凌人、垂直整合的年代,踏入合縱連橫的「變形蟲組織」世紀。

大把生猛活潑的中小企業,織成一張綿密整齊的作戰網絡。
人才、技術在網絡內暢通無阻,情報、資源在網絡內迅速流動。

義氣、信任、創業精神,流動在移民社會台灣人的血液中,
溝通容易,行動快,天天備戰,拚生意。凝聚出一股來自草根、看不見的優勢

拉高視野看台灣,彷彿一部快轉影片:人、資訊、貨物在小小空間內,
奔跑、交換、交換、奔跑;快,再快,還更快……

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的骨幹

中小企業佔比
其他企業佔比

資料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行政院主計處,為1991年報告

  • 上銀總裁卓永財:「人,是我們的關鍵。」上銀甚至刻意培養大學畢業生下生產線。

  • 台灣福興工業董事長林瑞章:「要成功,必須不斷有新產品,才能超越競爭者。」

  • 協禧電機董事長謝新茂:「逆向而行,反而能生存。」

Story 3

【觀念領先,大師引介】彼得聖吉:
組織應如何學習?

什麼樣的企業組織會是21世紀的贏家?《Fortune》雜誌已斷言,90年代起,最成功的企業將是一種「學習型的組織」——精簡、扁平化、有彈性,能夠不斷學習、不斷自我創造未來的企業組織。

全球暢銷書《第五項修練》(The Fifth Discipline)作者彼得.聖吉(Peter Senge)在《天下》專訪中暢談組織應如何學習,變革應由誰開始的重要法則。

彼得聖吉


「空有一群優秀的球員,卻沒有整套訓練、合作、練習的方法與紀律,這群人是不會成為傑出球隊的。」
Story 4

白領失業潮來襲

「博士、碩士找不到事」,是這年的熱門話題。約有三分之一的歸國學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在台灣,漸漸出現學歷愈高、失業愈高的傾向。大學以上人口的失業率達2.3%,遠高於平均失業率。

高學歷社會是否將使台灣進入白領失業時代,一向以人力素質傲世的台灣,是否產生人力資源錯置的問題?

台灣學歷愈高,失業率也愈高?

單位:失業率(%)

國中以下
高中職
大專以上

白領變身新工作戰士

1990年代白領的成就感,不再來自於層層的管領階梯可攀爬,而是能在小組織中打團隊戰的個中高手。

未來的新白領,必須是將又是兵,專業又靈巧。

「全世界的企業組織,都在進行一場無聲的革命,變化程度及影響力不下於共產制度的崩潰,」美國《Fortune》雜誌斬釘截鐵地說。

未來,快捷的資訊、流通的知識,將成為企業競爭的主戰場。未來的競爭,是知識的競爭。

靈活的台灣企業,已嗅到時代的趨勢,感受到知識競爭的壓力,紛紛開動知識競爭的變革。

90年代的企業組織變革,正空前挑戰白領階級的職涯。

金字塔型的組織架構被打破,組織扁平化正流行,純管人的管理階級逐漸消失。

未來的新白領,必須上陣做先鋒,做事不做官。

Story 5

200家電視台、24小時搶眼球

這年,台灣本土第一家無線衛星頻道TVBS開播,
24小時播放的香港衛視已在兩年前進入台灣市場攻城掠地。
1991年播出的日劇《東京愛情故事》,成為一代人共同的美好記憶。

此外,「有線電視法草案」在美方301條款報復壓力下通過,預估將出現200家以上的有線電視台。

台灣電視進入戰國時代。
這塊新媒體大餅,吸引政黨、財團、黑道各方人馬爭食,將對觀眾與電視媒體帶來什麼衝擊?

Podcast 好好說那年 1993有線電視開播,電視戰國時代開打|李濤(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好好說那年」歌單

Story 6

台灣之恥:亞洲第四大貪污國

國民所得超過一萬美元,外匯存底世界第二,但台灣當年卻也同時被列為亞洲第四大貪污國,
僅次於印尼、中國大陸、菲律賓。

這年美國CNN應新聞局之邀,來拍攝台灣民主進步的情形,
卻目擊國大代表掌摑邱創煥(考試院長被提名人)的事件。

掌摑鏡頭在同一天連播三次,令世界各國的觀眾對台式民主印象深刻。

台式民主的「地方三害」:
炒地皮、貪污、黑道

這年底要舉行縣市長選舉,伴隨著黑道、財團,槍彈、銀彈的助勢,戰況愈演愈烈。

根據當年《天下》民意調查,全台21縣巿中,有10個縣巿有高達二分之一的選民認為當地官員與議員炒地皮的問題嚴重;在雲林、彰化、嘉義巿,也有近二分之一的選民認為黑道介入干預政治的情況嚴重。

誰應為地方政治生態惡化負責?全台有近半數的選民認為,主因在於政黨只求掌權,借助土地財團與黑道力量來幫助選舉。而黑道最泛濫的縣市,民調顯示是民風剽悍的雲林、嘉義市、彰化。

「點鎘成金」的劉邦友:台灣最離奇的政治命案

「我總是鼓勵大家買土地,這樣才能課得到土地增值稅。」當年身為台灣第二大縣、桃園縣長,劉邦友積極爭取北二高、高鐵、東西快速道路交會桃園,並不斷的重劃土地,讓鎘地都變住宅區。

在劉邦友4年任內,桃園縣的土地公告現值漲了4.15倍,巿價更漲了10倍以上。

「農地變建地」、「工業變住宅」、「住宅變商業」,彷彿點土成金,桃園縣的土地一塊塊地變成水泥森林,昔日蘆竹鄉的綠野平疇,大溪鎮的青山綠水,逐漸消失。

劉邦友在1996年第2任縣長任內,與其他8人在官邸遭槍殺,是台灣第一位於任內遇害的縣市首長,而案件至今未偵破。

耗資上億、象徵桃園邁向國際水準的巨蛋球場,卻只規劃了不到100個停車位。

Story 7

散落海中的珍珠:澎湖

當年澎湖列名台灣最窮縣之一,縣府56%收入要靠上級補助,基礎建設嚴重不足,缺水、缺電、交通設施不足。

然而澎湖20個有人島上,卻有近70個漁港,村村有港,甚至一村兩、三個。

從過去漁業豐盛、天然景觀迷人到近年漁業沒落、觀光客銳減,澎湖這散落在台灣海峽的珍珠為何暗淡、蒙塵?

一群熱愛澎湖的中小學老師,多年實地探勘采風澎湖活知識;他們搭起一座橋,讓來到澎湖的人,透過了解,愛這塊土地,停止掠奪

看更多1993年的天下報導

嗨,我是天天!

有多少台灣人西進工作?

天天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