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搶進國會
搶開銀行

台灣邦交國在這年創下退出聯合國以來的新高(30國),但也在這年被韓國斷交。

歐美忙結盟,拓展經濟勢力:美加墨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歐盟也即將啟航。

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被世界封鎖的中國,1992年正式宣布持續經濟改革的決心。

中共領導人、88歲的鄧小平「九二南巡」宣示:「不堅持社會主義、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
中國經濟引擎自此加速轉動,台灣則面臨富裕之後的新挑戰:錢與權的爭奪戰。

Story 1

台式民主:
秀場 武場 流水席

當中國加速經濟改革時,台灣正加速政治改革。

1991 國民大會全面改選,1992 年底立法院也全面改選,萬年國會正式走入歷史。

台灣民主剛起步,卻也為權與錢的共生鋪了大路。

擁有極大權力的新國會,不但主導未來整個國家運作,從外交國防到經濟民生的預算審查及法案修訂;同時也帶來新的議事生態:3名立委就可召開委員會,甚至可聯手決定重大法案。

霸佔主席台,推拉打扯全武行,從此開始成為立委表演常態。

1990年,陽明山中山樓前,老國代排隊等待進場,開他們退休前最後一場國民大會。

權力向立院轉移,因此,這場立委選戰未打先熱。

各大地方派系掌門人及他們的第二代,全面動員,股市大戶、房地產業者,甚至多角化經營的財團,也紛紛出馬爭取國民黨提名,選舉行情一路飆漲

上億的競選經費,已成為大家心照不宣的「最低消費額」。

在台灣步向民主改革道上,這是一次為未來十年各個大小選舉「定性」的選舉。

地方教父進軍中央

在這首次立院全面改選選戰中,地方勢力教父台灣涼椅大王曾振農,投入嘉義區域立委選舉,就是最典型政商攜手的例子。

這年3月8日,在他河川地整建的莊園大草皮上,曾振農舉辦席開800桌的「春之饗宴」。中央政府五院中三位副院長、內政部長、國防部長、省主席、執政黨副祕書長、17位國大代表和立法委員、21名省議員……都專程南下捧場。

過去10年間,政商關係綿密的曾振農不斷進囗賓士轎車,配給地方首長、省議員到中央立、監委等使用,隨車配備是司機和每月5萬到10萬不等的油票錢。

這位搭直升機拉票的地方教父,進軍中央政治舞台後,給台灣政治帶來何種影響?

Story 2

土地之怒:
台灣地價、房價,是這樣漲起來的

這年,財政部長王建煊想要強行推動「土地增值稅按實際交易金額課稅」,結果遭強力反對聲浪而辭職。
但王建煊只是台灣土地問題的代罪羔羊。

炒作土地是當年投資報酬率最高的行業,而真正能從中獲得暴利的卻往往是擁有雄厚資金、快速資訊和豐沛政治資源的財團。

Podcast 好好說那年 1992台灣地價、房價原來是這樣漲起來的|張金鶚(清大榮譽講座教授)

「好好說那年」歌單

財政部長王建煊,因推動「土地增值稅按實際交易金額課稅」失敗而辭職。

汐止,這個被高速公路、北二高、南宜公路等三動脈貫穿的小鎮,約有四分之一被劃入財團名下。

五年之間,汐止鎮原本每坪不過千元、還乏人問津的山坡地,蓋了滿山別墅與大樓,身價飛漲兩、三百倍。鎮長廖學廣形容汐止人的心情:「看著肥豬滿街跑,卻吃不到一塊肥豬肉。」

當時企業集團的董事長,仍可取得自耕農的身分,在各地購買大片農地或山坡地,協同地方政客,輕易變更地目,一夕之間坐賺數十億。

而到底某人在全台共有多少土地,由於台灣土地還未總歸戶,無從查起。

土地炒作8大手法,
誰應負責?

財團炒作手法 負責單位
1.假農民買賣農地 各地區(鎮)公所
2.利用土地重劃,變更地目,炒作土地 各縣市政府都市計劃委員會
3.保險、信託公司囤積土地,未即時利用 財政部金融局、保險司
4.金融機構以土地超額貸款關係人 財政部金融局、保險司
5.上市公司大股東高價出售土地給上市公司 財政部證管會
6.上市公司以土地利益輸送,創造帳面利潤,炒高股價 財政部證管會
7.在公告現值調整前,大量轉賣土地以避稅 內政部地政司、財政部賦稅署
8.工業區蓋住宅 內政部營建署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136期

1989年8月26日,無殼蝸牛萬人夜宿忠孝東路,代表一般市民對高房價的抗議。

Story 3

【觀念領先,大師引介】
福山:如何建立有互信的民主?

美國、德國、日本等社會信任度較高的國家,比較容易發展民主制度?
擅長個人單打獨鬥的台灣,如何培養和社會中其他人合作的能力及習慣?

以《歷史之終結》一書聲名大噪的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天下雜誌》的專訪中,闡釋文化如何影響民主發展及如何建立互信的社會。

然而2016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美國的民主和社會信任都遇到了空前的挑戰。

福山


「教育是培養公民社會文化的一種方式,但重要的是,教育不能只提供知識,而必須讓學生學習如何與人誠實相處,培養足以讓別人信賴的人格與行為。」
Story 4

銀行遍地開花:金融新賽局開打

原被管制的金融業,也被自由化的大浪沖開,像野火般延燒,新商業銀行一囗氣添增了15家,其他金融業務也隨後加速開放。

金融版圖重組,金融遊戲規則改寫,讓台灣正進行另一場財富重分配。

以往投注在製造業的錢,近兩年瘋狂湧向金融業。以往在台灣稱傲的製造業集團,逐漸被新興的金融集團奪去光彩。

全國資產前三大企業集團,已為金融業包辦。其他製造業集團也挾著資金、政商人脈,勇猛跨行追來。

從家族企業中「最不賺錢」的國泰產險,發展到全國「最會賺錢」的金融集團,這年全國資產總排名13、獲利率全國第1的富邦集團,飛躍竄升的祕訣為何?

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


「分工,不要分家,不要讓集團分裂,讓第二代都做合適自己個性的事」
Story 5

有錢之後的新需求:
開汽車,嚼檳榔

汽車與檳榔,成為台灣近年富裕後的最新普遍需求,這對台灣社會文化與生活帶來什麼影響?

汽車:每年新增30萬輛

郊區新興的大KTV、超級大舞廳、大賣場、豪華汽車旅館,市區林立的汽車用品街、由台北向南蔓延的塞車、無所不在的路旁檳榔攤……。全都隨著汽車的動線蓬勃成富裕又混亂的全新景觀。

車位難求,在台北各個辦公大樓附近的停車場,清晨7點的街頭,就會看到為搶車位而早到的上班族,躺在車內繼續呼呼大睡、吃早餐、或聽音樂、學外語。

交通阻礙除了帶來全台灣四分之三的空氣污染,更深層的影響是台灣人的急躁。塞在車陣中忍不住咀咒與擦撞後的對罵,已經成為台灣街頭的景觀之一。

因速度而帶來的動感與快感,也會反映在台灣人對社會的其他要求上,變得事事要求快速回應、短期效果。

檳榔:一天嚼掉6500萬粒

那時,全台灣一天要嚼掉6500萬粒檳榔,一年花費260億台幣,全台檳榔攤至少10萬家。

社會快速變遷的壓力與焦慮,使嚼食檳榔的人口也從傳統勞動人口,普及到白領階層。

以當時最流行的三種口腔嗜好品——菸、口香糖、檳榔——檳榔是其中最昂貴的消費品。

以普通上癮者平均一天嚼30粒計算,一天花費即90元,幾乎為香菸的兩倍。

為什麼嚼食檳榔的習慣,會在台灣最富裕的10年擴大為最新的普遍需求?其中蘊含著什麼社會文化意義?

Story 6

草根教授高承恕
發掘隱形冠軍的競爭力

在錯雜的高速公路與省道網路間,在低黑陰矮的中小企業工廠裡,在大陸台商與東南亞的新型機構裡,不時可以看到穿著大風衣,咬著大菸斗,帶著大學生四處穿梭的社會學者高承恕。

身為台灣中小企業研究的先驅,曾經,他是坐在研究室談論大師思想的美國博士,現在他卻老愛跑到鄉村,帶著和他稱兄道弟的十三個研究生邊吃檳榔、吃「辦桌」、邊訪談企業家,重新了解台灣經濟發展的社會基礎。

由於鄉間人士信賴他,當他是朋友,使他在選舉期間親眼看見候選人如何分配金錢給椿腳,見到一屋子捆捆堆積如山的鈔票,濃烈的鈔票氣味衝鼻,「我生平第一次明白什麼叫做『銅臭味』,」高承恕形容。

圖右為高承恕

Story 7

把幸福放第一,非典型企業家
許文龍

白天釣魚,晚上練小提琴,他提倡企業是「追求幸福的手段」,1988年率先實行週休二日制,並鼓勵員工準時上下班,也創辦了奇美醫院與奇美博物館。

每星期只到辦公室5小時的奇美董事長許文龍,如何在短短10年間,使奇美成為年營業額190億,ABS產量世界第一的石化廠?

看更多
1992年的天下報導

嗨,我是天天!

當年台灣有多少輛汽車?

天天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