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10:疫情城市

疫情城市——與疾病共存

一座能抵抗傳染病的城市
是什麼樣子?

瘟疫及人們對瘟疫的恐懼,是一座城市最偉大的建築師。

14世紀的鼠疫,帶走了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帶來了文藝復興的城市空間改革、建築師和測量員的誕生;19世紀的霍亂,給了我們巴黎的香榭大道、紐約的中央公園、倫敦的現代下水道系統、室內水管管線,催生了郊區;20世紀的肺結核、傷寒、小兒麻痺、西班牙流感,迎來了現代主義、通風、住商分離,擁抱玻璃和鋼鐵。

作為本世紀最大的瘟疫,新冠病毒將會如何改造城市的樣貌?此刻下定論或許言之過早,但我們仍能從與病毒共存一年半的國外城市,看出幾個演化方向。

企劃・未來城市 撰文・陳芳毓、王茜穎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各國呼籲民眾減少外出、避免群聚感染風險。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為什麼城市疫情最嚴重?

2020年,全世界超過56%人口都在都市生活、工作;到2050年,這個數字將上漲到68%。

高人口密度,催化了疾病傳播機率與速度。最先傳出新冠肺炎的中國武漢,是華中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美國紐約、日本東京與台灣雙北市,都是一國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疫情也最嚴重。

上面這些城市並非特例。聯合國人類居住規劃署統計,新冠肺炎爆發頭幾個月,95%感染者都來自城市。

要拉開社交距離,就得改造城市空間。但開車不是一個選項。城市裡,不是人人養的起車和車位,還要顧慮節能減碳。

於是,有些城市開始做起實驗。

全球半數以上人口在城市生活、工作,通勤、群聚也加速了病毒傳播的速度。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改變1

從高密度,
到寬距離

人口密度是紐約1.6倍的義大利米蘭,是最早受病毒侵襲的歐美大城。封城後,米蘭推出「開放街道」計畫,將35公里長的街道改造為單車道和步行區,讓人們可以有足夠的空間,安全地在城市裡移動。

前紐約市交通局長薩迪克-汗(Janette Sadik-Khan)向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解釋,米蘭的疫情比其他世界主要城市快了一個月,「米蘭的計劃非常重要,因為它為如何重建城市提供了很好的參考範本。」

米蘭的「開放街道」計畫將原有車道改為單車道和步行區。圖片來源:米蘭市政府網站

從歐洲到美洲,柏林、蘇黎世、布達佩斯、墨西哥城等,都可見到「讓路給自行車/行人」的計畫。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擴大了約76公里的單車道,幫大眾運輸的紓「困」;加州奧克蘭封閉119公里、約全市十分之一的街道,讓行人能保持社交距離。

韓國首爾甚至加碼,重新規劃智慧綠色交通政策,設計無車街道、機器人送貨服務等,並增加腳踏車快速專用道系統。預計到2030年,15%交通工具都是腳踏車。

改變2

從核心大城市,到自給自足小社區

實驗結果很成功。由於交通量減少、空氣品質改善,更多城市索性抓緊機會,一舉改造交通模式。

巴黎市長伊達戈(Anne Hidalgo),2020年競選時便提出「15分鐘城市」的規劃,主張民眾應該在步行或騎腳踏車15分鐘內,就能達到辦公室、學校、醫院等地,以免疫情爆發活動範圍遭限制時,引發生活與經濟崩壞。

無獨有偶,疫情爆發前,澳洲墨爾本也在試行「20分鐘生活圈」,從購物、醫療到運動,幾乎所有市民需要的設施都在步行或騎自行車20分鐘內。城市需要本土化,自給自足。

這種「鄰近城市」(City of proximities)的概念並不新。知名都市改革者珍雅各(Jane Jacob)登高一呼後,幾十年來,已有多位規劃者及學者討論「步行城市」(walkable city),強調「以走路可及的距離」滿足民眾所需。如今,疫情證實了它的前瞻與急迫。

「這不只是為了節能減碳。走路與騎自行車給社區裡的小生意帶來龐大商機,」世界資源組織的羅斯永續城市中心資深移動研究員伊達戈(Dario Hidalgo,與巴黎市長無親戚關係),在去年一場關於「綠色與復甦」的全球城市首長會議表示。

巴黎市長伊達戈曾提出15分鐘城市計畫,市民只要花15分鐘走路或騎腳踏車,就能抵達目的地。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改變3

從大運輸系統,
到小共乘汽車

城市運輸轉向的另一個推力,是宛若城市血管的公共運輸,如今卻成為快速傳播病毒的溫床。

大眾運輸原本的任務,是在尖峰時段將最大量的人從四面八方送進或運出城市中心。但疫情改變了這個行之百年的模式——通勤頻率降低、輸運時間分散,在瑞士,「居家工作」甚至使大眾運輸量少了二分之一。

車票收入減少,使原本就倚靠補貼的公共運輸財務亮起紅燈。政府陷入兩難。疫情中須進城工作的勞動階層,更倚賴公共運輸;拜登政府雖補助300億美元,仍難挽公共運輸萎縮的趨勢。

疫情過後,公共運輸該往哪裡去?該縮減服務,還是增加補貼以維持品質?城市裡的人們該如何移動?

聯合國人類居住規劃署建議,公共運輸應嚴格防疫重建乘客信任;但也有一些城市,早開始規劃「化整為零」的新公共運輸模式。

2018年,40萬人口的德州阿靈頓(Arlington)成為全美最大無傳統公共交通系統的城市。全市唯一一條固定公車路線,只剩從德州阿靈頓大學到車站。

隨叫隨到的共乘六人休旅車,取代了公車與捷運,所有乘客一律用APP預約上車地點並媒合路線。1.5英哩內(約2.4公里),每人每趟三美元(約82美元),最遠可坐六英哩(約9.7公里)。

啟動服務的前市長威廉斯(Jeff Williams)說,萬一失敗,就試別的方法,「反正花的錢只是蓋輕軌5,000萬美元的零頭而已。」

經過三年測試,今年初,共乘服務擴展到全市。透過數據動態調整運量,在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阿靈頓市省下約100萬美元預算,但仍保有人人負擔得起的運輸工具,使城市更平等。

以上這些一年半內發生的巨變,疫情風暴外的台灣,可能難以想像。事實上,許多規劃早在兩年前便超前部署,才能趁這場急迫感爆表的百年大疫,一鼓作氣落實。

此刻,許多城市都在討論如何利用疫情借力使力,重新定位,專注永續未來。如同大墨爾本地區市長凱普(Sally Capp)所說,「若不善用現況來創造實質改變,我們一定是瘋了!」

危機,正是改變的時機。

新冠肺炎危機,也成為城市蛻變的轉機。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疫情之下,未來城市還有哪些新想像?

  1. 商圈回不去了!一周進辦公室三天,實體零售與餐廳黃金時代落幕
  2. 大眾運輸減半,汽車讓位!瑞士自行車爭路權,汽車市區限速30公里
  3. 沒遊客,奈良小鹿過更好!你願在家工作一個月,讓動物安靜繁衍嗎?
  4. 通風、隔間、抗菌、快速、零接觸 防疫住宅的五個設計趨勢
  5. 經濟如何復甦?1000個城市的共同解答:更綠、更公平

嗨,我是天天!

哪項永續發展目標與
永續城市相關?

天天告訴你

哪座台灣城市也在
推行步行城市?

天天告訴你